linux vps硬盘分区、格式化与硬盘挂载教程

发布时间:2020-08-22编辑:脚本学堂
有关linux vps硬盘分区与格式,以及vps下linux硬盘挂载的方法,用到的linxu命令:fdisk(分区命令)、mke2fs(格式化命令)、mount(挂载命令),一起学习下。

vps系统为ubuntu,vps服务器在给定初始服务器就一个磁盘是分好区了的,就是系统盘,所以使用df -hl 命令查看硬盘时发现硬盘小了,实际上是还有额外一块虚拟磁盘没有分区,这个需要自己分区格式化并挂载。

用到的linxu命令:fdisk(分区命令)、mke2fs(格式化命令)、linuxjishu/9952.html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mount(挂载命令)

第一步:分区
先查看硬盘的情况,使用命令:
 

复制代码 代码示例:
fdisk -l
Disk /dev/xvda: 8589 MB, 8589934592 bytes
255 heads, 63 sectors/track, 1044 cylinders
Units = cylinders of 16065 * 512 = 8225280 bytes
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
/dev/xvda1 * 1 13 104391 83 Linux
/dev/xvda2 14 1044 8281507+ 8e Linux LVM
Disk /dev/xvdb: 23.6 GB, 23622320128 bytes
255 heads, 63 sectors/track, 2871 cylinders
Units = cylinders of 16065 * 512 = 8225280 bytes
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
/dev/xvdb容量有23.6G,而且没有分区

接下来对它进行分区和挂载

对xvdb进行分区:
 

复制代码 代码示例:
fdisk /dev/xvdb

进入fdisk命令模式,输入m查看所有命令解释。我们要用到主要是 n 命令,创建一个分区:
Command (m for help): n

出现提示:
Command action
e extended
p primary partition (1-4)
p
有两个命令选择:e(创建扩展分区),p(创建主分区)
直接选择了P
 

复制代码 代码示例:
/dev/xvdb中第1个分区
Partition number (1-4): 1
First cylinder (1-2871, default 1):(enter:回车)
Using default value 1
Last cylinder or +size or +sizeM or +sizeK (1-2871, default 2871):(enter:回车)
Using default value 2871

输入W保存退出
 

复制代码 代码示例:
Command (m for help): w
The partition table has been altered!
Calling ioctl() to re-read partition table.
Syncing disks.


完成以上步骤,已将/dev/xvdb分区完成。

下面对分区格式化并进行挂载。

第二步:格式化
我使用了mke2fs(命令),这个命令支持的参数比较多;当然也可以使用mkfs这个命令比较简单。
如果是 mkfs命令就是这样:
 

复制代码 代码示例:
mkfs -t ext4 /dev/xvdb1


使用 mke2fs命令,可增加一个参数,可以看到格式进程(查看是否出现错误)
 

复制代码 代码示例:
mke2fs -c -t ext4 /dev/xvdb1

第三步:挂载分区,只有挂载了我们才能用上这个分区。
mount命令:
 

复制代码 代码示例:
mount /dev/xvdb1 /mnt


将分区挂载到 mnt目录下,也可以选择其他目录,但是如果目录是非空目录,挂载也可以进行,只是原目录下的文件就无法使用了。

完成,通过df -hal可以看到,新分区已经挂载到目录/home1上了

配置开机自动挂载,编辑/etc/fstab使分区在开机时自动挂载到选择的目录:
vi /etc/fstab

在最后一行后添加:
需要挂载的分区 挂载目录 分区格式 参数(默认) 后面两个不管就设置为0
 

复制代码 代码示例:
/dev/xvdb1 /mnt ext4 defaults 0 0


最后reboot重启,vps硬盘分区、格式化、分区挂载完成